秋冬传染病预防小贴士
发布时间:2023/12/6 16:05:36 作者:徐佳 浏览量:874次
秋冬传染病预防小贴士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天气日渐寒冷,气温变化较大、气候干燥,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了加强传染病的防范意识,提高预防知识水平,现将几种常见的秋冬季节传染病预防知识提供给大家,健康每一天!
一、常见传染病
秋冬季节常见的传染病如下:
1.肺炎支原体感染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目前世界上已知能独立生存的最小微生物,肺炎支原体无细胞壁结构,像是没有穿“外套”的细菌。
肺炎支原体感染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主要的症状与大多数呼吸道疾病相似,以发热、咳嗽等为主要症状,一般咳嗽比较剧烈,退烧后,咳嗽还可能持续1到2周。
2.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对人类危害较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结膜轻度充血,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流感的传播途径以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传播为主,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3.诺如病毒感染性胃肠炎
诺如病毒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病毒,感染后引起病毒性胃肠道疾病,易在学校等人群密集场所引起传播流行。主要临床表现为呕吐、腹泻。
诺如病毒可以通过摄入污染的食物、水,接触病人排泄物或呕吐物,接触污染的手、物品或用具,接触呕吐物时产生的气溶胶等方式引起传播。
4.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经消化道和呼吸道飞沫传播,或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临床表现为发热、厌食、口腔、手、足及臀部出现疱疹或溃疡。通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被污染的手、毛巾、玩具等进行传播。
5.水痘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疾病初期类似感冒如发烧、头痛、咽喉痛等,以发热,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发生在胸、腹、背。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亦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用具传播。该病传染性极强,易感者接触患者后约90%发病,俗称“见面传”。
二、为什么秋冬是高发季
秋冬季气候干燥偏凉、昼夜温差较大,有时候气温变化无常、忽冷忽热,人体在适应这种天气下会导致免疫力有所下降;呼吸道黏膜遇冷血管收缩,会降低呼吸道的抵抗力;秋冬胃肠功能也容易遇冷下降,感染肠道病毒或细菌后,也会更容易发病;
三、如何有效预防传染病
尽管传染性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大不相同,但它们的传播方式大都是呼吸道、直接接触和消化道等。因此防控措施也基本相同,主要包括:
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的清水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手部和周围环境。
戴口罩: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如周围有发热、咳嗽等症状人群,建议及时佩戴口罩做好自我防护。
多喝水:让鼻黏膜保持湿润,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
勤锻炼:坚持体育锻炼和耐寒锻炼,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提升身体免疫力(但雾霾天应减少户外活动)。
健康饮食:合理膳食、减少“病从口入”,适当增加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
免疫预防:及时接种相应疫苗,如流感、水痘等疫苗。
随着秋冬气温逐渐下降,尤其要注意保暖防寒。秋冬季节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