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吴幼儿园“十四五”规划课题方向交流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1/2/10 13:44:51 作者:徐云 浏览量:1604次
陶吴幼儿园“十四五”规划课题方向交流研讨会
我园省“十三五”规划课题《家园共育理念下幼儿园区域游戏的开发与实施研究》顺利结题,也为我园“十三五”的发展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我园课题核心组教师们开始着手“十四五”规划的开展和布署工作。2月8日下午4:00,陶吴幼儿园教科研主任徐云老师利用腾讯会议召开了“十四五”规划课题研究方向研讨会,我园付园长、侯园长以及课题核心组成员的老师们一同参加了本次研讨活动。
首先发言的是侯园长,她指出,我园毗邻台创园,可以充分利用台创园的优势资源,有很多可利用的种植资源;我园已经申报了课程游戏化项目,下学期即将全面开展各项改造以及资源调查等;我园刚刚搬迁至新园,班级环境、公共环境等区域的打造还不完善,新园的班级环境、公共环境均未布置完成,我们可以结合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改造项目对各项环境进行改造,从室内环境到室外环境,从隐性环境到显性环境,都是我们可以改造和提升的地方,各种环境的改造在班级中对于教师和幼儿也是更容易实施和开展。
接着是訾艳老师提出了自己的2点想法:1.可以针对幼儿园周边资源进行探究,如:台创园、蔬菜大棚,形成花艺四季园本课程。2.可以从新园建设中来,建立小小种植园、果园、田野课程等,随着课程的不断开展,将幼儿园的环境逐渐更新、完善,最终形成“淘百味,趣千语”的童话乐园。
接着是程娜老师提出了自己的两点想法:我园可以结合陶吴特色资源,实施园本课程,由于我园地处农村,可以利用它现有的独特的地方资源来进行课题的规划和实施,这样也比较能凸显出特色。结合课程游戏化户外自主探究以及户外场地进行渗透、延展,将我园的“十四五”规划课题和课程游戏化实施合二为一,有效融合。
然后是周颖老师发表自己的看法:我园地处农村,年轻父母大多忙于工作,子女的教育大多落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身上。祖辈的教育思想往往非常传统,应试教育在他们的脑海里根深蒂固不少年轻家长也用在幼儿园学习文化知识的多少,来衡量幼儿园教学质量的好坏。他们对幼儿园正常的教学活动,如开放式区域活动、游戏活动、集体活动等不予接纳。另一方面,家庭和幼儿园缺乏双向交流和沟通,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不能达成一致。他们大多数仅凭借自己的主观经验去带孩子,同时多数家长教育观念和方法存在误区,对孩子健康发展已经造成了许多不良的影响。针对这一现实情况为探索幼儿园、家庭教育的有机联系和综合功能发挥的运作机制。推进家长工作,形成教育的正向合力。她提出了“农村幼儿园有效的家园互动途径”这一方向;周老师还提出了民间游戏的研究方向,农村幼儿园的家长或者祖辈家长擅长民间游戏,可以来园进行指导。
谈守霞老师也赞同周老师的民间游戏的研究方向。同时谈到了爱国主义精神教育的渗透如:幼儿园本身可从“家园共育,培养幼儿爱国意识”、“园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爱国主义意识的注入”、“环境创设中,体现爱国主义意识的培养”……等角度;班级也可以具体到“某某区域活动中,幼儿爱国主义意识的培养”、“利用某某资源,对幼儿爱国主义意识进行培养”……
陈育晓老师提出:我园地处农村,好多家长或者祖辈都很了解民间游戏,在去年的停课不停学的过程中,教师利用很多游戏视频引导家长们在家陪伴幼儿,发现家长们对很多民间游戏很感兴趣,有些游戏也是教师所不熟知的,我们可以利用这一优势资源,进行拓展和研究。
鲁长伟老师提出:农村幼儿园要紧扣“农”这一主题,聚焦这一个词,我们渗透农村的种植、农耕习惯、农产品以及农间游戏等,鼓励家长或者祖辈来园进行对我园种植园地的引导,农村田野间资源丰富,利用户外活动鼓励幼儿在田埂间游戏与奔跑,引导幼儿体验农耕生活,开展四季变化的生活化课程。
徐小亚老师也提出:我园地处农村,有丰富的自然环境和资源优势,为幼儿园环境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创设多样化的活动方式。我园可以挖掘乡村自然资源开展课程游戏化活动,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中利用农村自然资源激发幼儿科学探究,教师要将自然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让自然资源成为活教材,鼓励幼儿大胆探究,大胆实践与操作,在想象与创造中发现问题,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自然资源的课程游戏化活动,不仅能让幼儿与自然环境产生互动,更让孩子获得探究的乐趣。幼儿一日生活中其实占很大比重的就是我们的教学活动与游戏活动,它是我们幼儿园课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在幼儿园各班级中,也更容易实施和开展。
徐云老师提出:我们刚刚提到的各种乡村资源丰富,台创园、大棚这些周边的自然资源都是很具体的,我们的周边资源丰富,想开发课程或者做系列研究,我们必然要关注幼儿自身的体验,所以建议“基于幼儿立场理念下体验式学习的开发研究”,地处农村的优势,就是农村资源丰富,我们可以结合四季、二十四节气开展研究,鼓励幼儿在四季变换中体验农耕习惯以及相关农耕经验如何促进我们更好的耕种和生存。第二点:我们还可以利用周边资源,关注“儿童自觉”,儿童自觉地这一观点在如今较为新颖和前卫,建议关注游戏的自主意识和自觉意识的培养,提出“儿童自觉理念下幼儿园自主游戏的开发研究”,依然围绕游戏的开展进行深度研究。
付园长肯定了每位老师都关注了我园地处乡村、周边资源丰富的优势,农村资源触手可及,这是其他幼儿园不能做到的。农村幼儿园的特点就是有山有水,农民的劳作经验丰富,但这些经验和知识技术都是我们所欠缺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挖掘这样有利的资源为我园所用。专家不一定每时每刻为我们的课题做引导和指导,他们只是为了把握我们的研究方向,关注幼儿的研究过程,这样研究任何一个问题和方向都不会错。付园长还指出“农耕文化”包含节气、种植、戏剧、风俗等,比如我们关注了种植,那我们孩子们在种植中做什么?我们要做的就是培养幼儿的观察意识,以及参与种植的过程。在植物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孩子们关注农耕的习俗,还可以为农耕做一些表演和庆祝,幼儿可以开展一系列的节目,编排、汇报、演出都可以放手交给孩子们制作,各班级在开展的过程中挖掘的空间也很大。如今,我们的社会导向也是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关注本土文化,我们也要与时俱进,所以,开展以农耕文化方向的系列研究是很有价值和意义的。
关于“农耕文化理念”的渗透研究,老师们频频认同,理念的界定在后期撰写实施方案时,我们要进行有效限定,因为农耕文化理念相对宽泛,我们后期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要进行梳理和选择,也要根据资源调查结果进行有效分析、筛选,选择实战性强、操作性强的领域进行子课题研究,全面深化农耕文化以及农耕文明在幼儿教育的启蒙和奠基作用。
本次研讨我们明确了我园“十四五”规划课题的研究方向,对我园园所文化的发展进行全面深刻的思考,为后期我园科研方向奠定基础。
活动最后,徐云老师进行总结,并布置相关文献资料的检索任务:各核心组教师根据节气文化和种植、戏剧、民歌、风俗、民间游戏五大板块进行文献检索,并将搜索的文献内容进行整理,分享并共读共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