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民俗 忆清明
发布时间:2021/4/12 8:01:39 作者:訾艳 浏览量:1669次
承民俗 忆清明
陶吴幼儿园开展清明节系列活动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来到,万物凋零的寒冬就真正过去,风和日丽的春天真正来临了。为了让孩子们了解清明节的传统文化,感受浓浓的节日氛围,我们陶吴幼儿园的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开展了清明节系列活动。
大班组
活动开展之前,大班教师和孩子们通过各种方式了解清明节的历史、意义以及清明节的本地风俗。孩子们知道了清明节可以扫墓、踏青、放风筝和戴柳帽等。
1.知风俗,戴柳帽
在古代清明节这天,人们都喜欢采摘柳条,有的编成帽子形状,戴在头上,有的把柳条插在家中,据说这样可以避免坏事发生哦!于是,孩子们从家中带来了许多柳条,用自己的小小巧手,做一顶漂亮的柳帽!有的孩子还带来了一些小花装饰在柳帽上,一带上就变成美丽的公主咯!快看,我们的柳帽做好啦!
2.忆英雄,做菊花
清明,不仅只是一个节气,也是一个节点,是寄托哀思的一个出口,是寻根祭祖的一种眷恋,是缅怀先烈的一种体现。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带走了太多鲜活的生命,也许他们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从未走出我们的怀念。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大班的孩子们通过制作菊花的方式,缅怀每一位为我们付出的英雄!
3.种瓜果,放风筝
民间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谚语,说的是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在这个时节里,孩子们种下了蔬菜、水果,等到夏天就可以收获了哦。在古人那里,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还有一些特殊的意义。有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中班组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晴风吹柳絮,清明节来到了!一起来看看中班组的老师带孩子们在清明节做了什么吧!
1.画清明,做青团
清明节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哦!在清明节的时候,人们会放风筝、做青团。我们中班组小朋友,他们根据自己对清明节的理解,把这些都画了出来哟!孩子们还通过前期和老师们一起学习,知道了清明节吃青团的习惯。每逢清明,我们几乎都要蒸青团,缘由古人需要将青团用作祭祀。青团流传千百年,外形一直没有变化,我们中班组的孩子开始动手制作青团啦!
2.邀大家,品青团
看,我们的青团做好啦!宝贝们成为送货员,把青团送给小班的弟弟妹妹,送给大班的哥哥姐姐,送给每天守护我们的保安叔叔,送给为我们烹饪美味的食堂阿姨,送给美丽的园长妈妈和漂亮可爱的老师们!让全幼儿园的小朋友和老师都能品尝到我们制作的青团,吃上自己亲手搓出来的青团,我们中班组孩子们心里都是美滋滋的哦!
小班组
清明节前夕,老师组织幼儿开展“认识清明”的教育活动,从来历、风俗、自然节气、相关传说等不同方面,通过故事、视频、儿歌等多种方式带孩子们一起认识清明节。
1.唱歌谣,知民俗
在对清明节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和幼儿共同学习《清明》的手指操,孩子们在玩中学到很多。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孩子们在诗歌中感受清明,每一位都很棒呢!
2.绘青团,品青团
清明节在我国古代也被称之为“寒食节”,这一天只能吃冷食,于是人们发明出了青团这个食物,清明节吃青团的习惯也就慢慢的流传下来了。孩子们在用不同的方式表现青团:拓印、泥工……
……
中班的哥哥姐姐也送来了青团,我们开心的吃了起来。虽然青团的个头有大有小,但是味道尝起来还真不赖!等我们小班小朋友长大了,我们也要做一做给弟弟妹妹们吃。
通过开展清明节系列活动,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感得以萌芽,加深了对清明节这一传统节日的理解,感受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为童年增添了一抹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