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传染病
发布时间:2023/1/8 12:31:32 作者:徐佳 浏览量:1021次
远离传染病
秋冬是传染病高发季,如何让孩子远离这几种传染病呢?
一、流行性感冒
流感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等特征,主要经由空气、飞沫进行传播,学校、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的场所易暴发流感疫情。流感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咽喉痛、头痛、畏寒等,部分患儿还会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
二、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多发生于5岁及以下儿童,可通过与患者共同进食、接触患者飞沫、接触患者玩具、毛巾等物品进行传播。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为发热、口腔、手、足及臀部等部位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
三、诺如病毒感染
近两年,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秋冬季呈高发态势,诺如病毒具有传染性强、排毒时间长、全人群普遍易感的特点,其传播途径多样,吃、喝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水和或接触病例及其呕吐物都可能中招。中招后最常见症状是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等。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
四、水痘
水痘具有高度传染性,易感者(未得过水痘也未接种水痘疫苗者)接触病人后绝大多数会被感染,聚集性疫情易发生在幼儿园、小学等集体单位。水痘可以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或吸入急性水痘或带状疱疹感染者水疱内的液体而感染。感染后表现为皮肤、粘膜上分批出现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发热,瘙痒,皮疹主要发生在胸、腹、背,四肢少见。
五、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患者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腮腺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肿大,表面发热,有触痛,开口和咀嚼时疼痛明显,食酸性食物胀痛加剧。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是传染源。腮腺肿大前7天至腮腺肿大后9天传染病最强,主要经过飞沫传播。
预防措施:
讲卫生: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勤洗手:注意手部卫生,养成勤洗手的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后用肥皂或洗手液及流动水洗手。
勤通风:定期开窗通风,做好通风与环境消毒等工作。
勤消毒:定期对孩子使用的餐具、玩具和其他物品进行消毒。
少接触:避免与患者直接接触,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在环境密闭、人群密集、通风不良场所、医疗机构等及与他人近距离接触时应正确佩戴口罩。
常锻炼: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抗病能力。
多休息: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身体抗病力下降;每天要保证足睡眠时间,合理饮食。
规范就医:当身体不适时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必要时可以接种相应的疫苗。
预防传染病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让我们都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讲卫生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卫生意识,健健康康的成长,快快乐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