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陶吴 遇见台创园 遇见特色资源
发布时间:2020/11/6 15:14:49 作者:徐云 浏览量:1623次
走进陶吴 遇见台创园 遇见特色资源
——省十三五规划课题《农村幼儿园家园互动式区域游戏的开发研究》课程故事分享活动
暨江宁区学前教育(薛静)“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第七期研修活动报道
美好的一天,从秋日明媚的阳光下展开;收获的一天,在求知的心灵上启程。2020年11月6日,江宁区学前教育(薛静)“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第一组的学员们怀揣着愉悦的心情齐聚江宁区陶吴中心幼儿园开展了第七阶段研修活动。本次活动围绕“走进陶吴,遇见台创园,遇见特色资源”主题,通过参观地方特色资源、教师互动教研以及各园所特色资源分享和小组交流分享等多种形式,让教师们在观摩探讨学习中深刻了解乡情,感受到乡情,为如何近一步探索本土特色资源在课程中的有效利用提供了参考。
活动在禄口中心幼儿园杨萍园长的殷切期盼下拉开了序幕。首先,陶吴幼儿园的程娜老师陪同学员们参观了幼儿园的园容园貌特色资源的使用情况。石头、树枝、轮胎、玉米、高粱、各式瓶瓶罐罐、盒子、豆子等丰富多彩的农村特有资源,都被有心的老师引进幼儿园,引进课堂,本土特色十分明显。接着,大家又参观了园所周边的特色资源。
第一站来到的是台创园(台湾农民创业园)。这里繁花似锦,各类新奇特的绿植品种争奇斗艳;还有各式各样的花盆、陶罐,琳琅满目。老师们边走边交流“这么多好看的花瓶,孩子们亲自到现场来看一看,再摸一摸,上起美术课就不用网上找图了……”“这组大、中、小号草编花盆也太好看了吧,真想把它们搬到我们班上去……”
第二站来到的是油坊。一进油坊大门,老师们被这种五六十年代“人民公社大食堂”式样的平房加工厂所吸引。有老师说:“感觉回到到了自己小时候啊,我们的小学就是这种样子的……”
油坊工作人员热情又认真地为学员们讲解着压榨菜籽油的整个流程。香喷喷的菜籽油到底是怎么来的呢?第一道工序:清理选料。工作人员介绍说菜籽的筛选很重要,要选颗粒饱满的,出油率才高。一般十斤菜籽只能压榨出3.5-3.8斤的菜籽油。第二道工序:蒸炒。筛选好的菜籽要放进炒料机中翻炒,一般100斤菜籽翻炒15-20分钟才能把水分炒干。第三道工序:压榨。将炒干的菜籽倒进压榨机中压榨出菜籽饼。据说菜籽饼可是个宝,在农村主要有两种用途。第一,可以发酵程肥料,养花、种菜、种庄稼都可以用;第二,可以作为钓鱼饵料打窝,效果也是非常好的!第四道工序:出油。100斤菜籽需要压榨17-18分钟就可以出油了。第五道工序:过滤。压榨出的油比较浑浊,需要倒进过滤机中分离出杂质。第六道工序:诞生。过滤后的油变得清澈透亮,装进干净的容器中,香香的菜籽油就诞生啦!老师们听得入迷,不禁感叹:“原来我们每天食用的香油是这样生产出来的,真不简单!我们的很多孩子也一定不知道吧,要是也能来看看该多好呀……”
活动的最后,程娜老师分享了她的课程故事《走进油坊的世界》,在程老师的分享中,我们看到了她在课程中的付出,看到了孩子的变化,感受到了她在教育上的热忱与坚持。陈鹤琴先生曾说“大自然是活教材,我们用眼睛去仔细看看,要伸出两手去缜密地研究”,教师以孩子兴趣为出发点,不断关注生活中课程资源的教育价值,聚焦问题,鼓励孩子通过行动解决问题、拓展经验。孩子们用多种学习方式与资源互动,构建油坊的经验。在课程实践的过程中,孩子们收获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经验和能力获得了发展。听完她的分享,组内教师各抒己见,进行了交流和讨论,谈到了一些资源使用的心得与建议。祖晶晶老师说:“程老师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孩子的兴趣点,有效利用周边这么好的资源,并且积极地给予孩子们探索的支持,值得我们学习……”薛玉老师也建议道:“程老师的课程实施的路径梳理得很清晰,我建议能够用孩子提出的问题为导向从而开展深度学习就更能体现教师的儿童本位理念了。”
走进陶吴,观赏台创园,探秘油坊,遇见特色资源。短短一天的观摩、学习、交流活动,老师们收获满满。然而路漫漫其修远兮,愿这一群怀揣着梦想的老师们在教育探索的道路上永远行走着,奔跑者,前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