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麦成浪,蝉鸣夏始忙
发布时间:2021/6/7 8:00:24 作者:訾艳 浏览量:1201次
风吹麦成浪,蝉鸣夏始忙
——陶吴幼儿园开展“芒种”节气活动
立春是百花歌唱的日子,夏至是用来庆祝孩子们和冰淇淋之间友谊的日子。那芒种呢,肯定是节气小姐姐送给农民伯伯的礼物啦!农民伯伯们心里攒了一整个冬天的语言,都在这一天诉说给芒种,因为这正是收割麦子的好时节。天地充实、万物丰满的盛夏正在降临。在这忙碌的时节里,孩子们开展了“风吹麦成浪,蝉鸣夏始忙”的节气主题活动。
芒种”二字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农民间也称其为“忙着种”。为了丰富孩子们对“芒种”节气的了解,老师们带孩子们围绕“芒种”的节气话题,展开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动。
了解芒种
活动中,中班的老师们通过图片和视频的方式,让幼儿了解芒种节气的由来、芒种节气的天气以及芒种节气的习俗等。
大班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对“芒种”进行了大调查,如:芒种节气的习俗有哪些?麦子是什么样的?农民伯伯是如何收割麦子的?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幼儿了解了芒种时节的民俗、农事活动,以及芒种时节的养生知识等。
习俗:送花神
芒种期间众花开始凋谢,举行祭花神仪式表达对春日里花神的感激,感谢花神将让我们的世界充满鲜花,如此的多姿多彩。彩色的丝带系在树枝上预示着花朵永不凋落,希望来年可以开出更美丽的花。瞧!美工区的孩子们利用彩色的毛根、纸环、黏土、压花器等,制作了美丽的花环,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习俗:斗草
在古代芒种还有一个浪漫的习俗就是斗草,又叫踏百草,斗草就是各自找韧性比较好的草然后交叉成十字用力拉扯,草不断的那一方就是胜利者。孩子们一起在户外,找到了自己认为最韧性的草玩起来头草游戏,猜一猜谁赢了?
习俗:安苗
芒种时开始进入梅雨季节,持续阴雨、气温升高,田间杂草肆意生长,小朋友在老师的指引下走到田间,给班级的种植物做起了除草活动,成为名副其实的小小“耕种者”,希望在他们的照料下,小苗越长越高!
习俗:青梅成熟了
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煮一壶青梅酒,酸甜可口,清热解暑,洗去夏日的烦躁。带孩子了解了青梅酒的制作方法,以及欣赏了老师制作的青梅酒,孩子也迫不及待想要自己去画一幅“青梅”,等待那个“竹马”来品。
习俗:收麦子啦
芒种天,麦熟时。看这株小麦被饱满的麦粒压弯了腰,一根根麦穗比小朋友还要高!清风拂过美丽的麦田,金色的麦浪一波接着一波蔓延向远方……
认识麦子:
孩子们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走到了麦田里,去了解麦子成熟的样子,并实地的观察了家人是如何收割麦子的。
在班级,教师通过看、摸、闻、尝的方式,了解麦子的外形特征和基本结构。在孩子们充满好奇的探索下,知道了原来麦子是由麦芒、胚乳、胚芽等组成的。
表征麦子
孩子们用写生绘画、手工、泥塑等不同方式制出明亮清晰、生机勃勃的麦穗,用自己童真的表现力拨动出生命的韵律……
小班——用油泥做麦子、用水粉点麦穗
中班——麦子写生画
大班——有趣的麦秆画
爱惜麦子
小麦都会被做成什么呢?甜甜的馒头,香香的肉包,长长的面条,全部都是小麦做的!农民伯伯辛苦地种出这些粮食,我们要吃光光,不浪费粮食,坚持光盘行动,让每个农民伯伯的辛苦工作都不白费!
小班的老师借助节气“芒种”的来临,带幼儿了解了古诗《悯农》,让幼儿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从小爱惜粮食,拒绝浪费。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在节气中了解古诗,可以增加孩子记忆,也可以让孩子更好的了解古诗词的意境。
中大班的孩子也积极行动起来。他们走进田头,了解到农民伯伯种粮食的不易,知道粮食收种的不易,看!他们用行动证明——光盘行动。
芒种忙,麦上扬!我们享受着夏日的热情,也不忘农民伯伯挥洒的汗水,给我们带来无尽的美食,同时,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珍惜现在,展望美好未来。通过“芒种”节气活动的体验,孩子们在玩中学,不仅深刻体验芒种节气的相关知识,还提高了自身对芒种节气传统文化的理解,感受到传统文化的乐趣!
忙忙碌碌的“芒种”节气到来,说明一年已经过去了一半。俗语说:“春争日,夏争时。”愿所有的小朋友们珍惜每一个“时”,享受每一个“日”,继续期待美好的下一个节气!